婷阅读

字:
关灯 护眼
笔趣阁 > 日月当空照中华 > 第三十七章 毕氏兄弟

第三十七章 毕氏兄弟(第2/2页)

    如果使用百v度A*PP或者U*C/Q.Q浏览器不显示内容or乱码,请关闭广告屏蔽功能or畅读模式,或者安-全模式(今日*头条须关闭安-全模式)

 说到这里,朱大明看了看孙承宗和张惟贤,然后问道:“孙爱卿、张爱卿,朕打算让毕懋康到兵部任职,协助卿等整顿九边军器武备,卿等以为如何?”

    听了这个问题,孙承宗、张惟贤都有点莫名其妙。

    他们此时当然不知道毕懋康在军事武备方面的造诣,毕懋康虽然是进士文官出身,但对军器制造等问题也是向来关心,其在崇祯八年编写而成的《军器图说》,自然不是一时半会所研究出来的东西,必然是十几年乃至几十年的积累。

    所以此时毕懋康虽然还没有显现出在火器制造方面的惊人才华,但是私底下必定早就已经开始了研究,在这方面,毕懋康与孙元化相比,应该是不遑多让才对,甚至是有过之而无不及。

    孙元化虽然对火器制造非常重视,也算精通,但他毕竟不算创新型的技术性人才,这一点他与毕懋康相比,应该说还是略有不如的。

    因为不管怎么说,毕懋康是当时大明朝第一个用力研究燧发枪,并且第一个自主制造出燧发枪的人。

    孙承宗与张惟贤两人对视一眼,最后还是由孙承宗来说话,而孙承宗如今既是军机大臣,又是兵部尚书,同时更是武英殿大学士,兼职如此之多,而手下可用之人除了以前的旧部,比较放心的,也找不出谁了,再说皇帝的意思那么明显,就算不满意也不能反对,更何况这个人说到底,应该算是英国公张惟贤,推荐给皇帝的人了,自己更不能反对。

    于是孙承宗躬身说道:“臣本兼职过多,兵部事务确有分身乏术之感,陛下既属意毕懋康,臣无异议。”

    这时,张惟贤也躬身说道:“臣无异议。”

    听完了两个人的表态,朱大明点了点头,继续对王承恩说道:“王承恩,你一并传旨内阁,即日起任命南京通政使毕懋康为兵部侍郎,协助本兵督理九边军备等事务。”

    本兵,就是兵部尚书,算是过去对兵部尚书的一种尊称,毕竟在圣旨里面也不可能把孙承宗的名字都写上去。

    说完这道旨意,朱大明随即起身,在众人的跪送之中,离开了武英殿的军机处大堂。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
热门推荐
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